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9日 17:00:34 浏览数量:0
安全是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底线,标准化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对于储能行业而言,安全始终是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明晰的储能安全标准对于保障电化学储能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家标准GB/T 42288-2022《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发布,并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此前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配置相关国标的空白,系储能安全领域的首个指引性文件,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对储能消防安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正式版新国标进一步趋严
储能消防安全备受重视
储能安全新国标正式发布,储能安全标准趋严。事前预警、系统联动、精准消防和抑制复燃构成安全系统新要求。
新国标发布以前,储能安全领域的国家标准系2014年发布《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 51048-2014),在消防领域主要规范了建筑物和设备防火等级、消防水池和砂池的配置,探测和预警方面提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宜配置感烟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报警装置”。2021年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出台,开始引入“自动灭火系统”“电池模块级消防”“多系统联动”“抑制复燃”等概念。
本次新国标的正式发布,相较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趋严。
在事前预警方面,新国标强调“电化学储能电站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池室/舱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等火灾探测器,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探测器”;
在系统联动方面,强调“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消防系统、通风空调系统、视频与环境监控系统之间应具备联动功能”;
在精准消防方面,强调“电池舱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锂电池舱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宜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灭火介质喷头或探火管”;
在抑制复燃方面,强调“灭火介质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降温性能,自动灭火系统应满足扑灭火灾和持续抑制复燃的要求”。
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PACK级储能消防或成趋势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市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的装机目标,总规模接近67GW,已是“十四五”规划30GW目标的两倍。随着储能项目的普及、规模的逐渐增大,储能电站的安全风险也将随之增大。
此次新国标的发布,储能电站的消防配置方式备受关注。新国标指出,“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探测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宜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探测器和灭火介质喷头”,即明确规定储能消防的最小保护层级为PACK级。这就意味着采用“PACK级探测+灭火”的配置方案将成为储能消防的未来发展趋势。
PACK级防护具有高防护等级和高集成密度的特点。PACK级防护以电池模块为单位,配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灭火介质喷头,结合电池管理系统识别电池的早期热失控状态,在单体电池热失控后,通过电池模块配置的灭火装置实现快速灭火,及时阻止火灾的蔓延。但消防成本较高,特别是配合目前广泛采用的全氟己酮灭火介质,会造成储能设备的成本急剧增加。
安全是行业的底线,而行业质量的高线则需标准来拉动。
储能安全新国标的落地实施将引领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储能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的同时,储能消防市场也将得到长足、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