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落地,推动储能消防进入PACK级灭火阶段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6日 15:40:25 浏览数量:0

图片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月1日,国家标准《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以下简称“新国标”)已正式实施。


一直以来,储能技术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储能电站的规模和容量不断扩大,其潜在的火灾风险也日益突出。传统的消防设备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迅速崛起的储能电站的保护需求。新国标的制定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出国家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该标准系储能安全领域的首个指引性文件,填补了此前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配置相关国标的空白。


01


新国标落地为储能行业树立起科学规范的基准,同时也推动储能消防迈向Pack级灭火阶段。


众所周知,电池是储能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储能电站是由无数个电池组串并联成的“大型充电宝”。储能电池的过充和过放、短路、过热等均是导致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失控,引发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因此,针对电池组的灭火问题,新国标提出“精准消防”要求,强调“电池舱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锂电池舱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宜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灭火介质喷头或探火管”。


PACK级防护具有高防护等级高集成密度的特点。PACK级防护以电池模块为单位,配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灭火介质喷头,结合电池管理系统识别电池的早期热失控状态,在单体电池热失控后,通过电池模块配置的灭火装置实现快速灭火,及时阻止火灾的蔓延。这种措施不仅能够迅速消除火灾,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和设备的损害,提高储能电站的整体安全性能。但消防成本较高,特别是配合目前广泛采用的全氟己酮灭火介质,会造成储能设备的成本急剧增加。


02


自新国标发布之日起,对于是否强制要求Pack级消防,业内始终争议不断。


其实从标准性质上看,Pack级消防并非 “强制性要求”。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而《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的国家标准代号为“GB/T”,即非强制性标准。


相比于此前征求意见稿“最小保护单元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单独配置探测器和灭火介质喷头”的建议性表述,新国标做了明显的“降调”处理,明确指出“锂离子电池室/舱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为电池模块,每个电池模块单独配置灭火介质喷头或探火管”。


从“应”到“宜”“宜”到“可”,新国标“降调”的背后之意,实则在于引导行业走向理性,避免因“强制性”带来诸如粗制滥造、过度宣传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现阶段pack级消防系统设备并不完全成熟,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其次是成本问题,目前的灭火技术往往需要高昂的投资,对于一些小规模的储能电站来说,成本压力较大。



总之,新国标的实施无疑是我国储能电站消防安全领域的一大突破,相信随着新国标的推动,储能消防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做出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储能消防技术在实践中能够不断优化和完善,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