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建设需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7日 16:00:55 浏览数量:0

图片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储能的风已经吹了很长时间了,扶摇直上者众,急转直下者亦有。

我国新型储能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一方面乘的是“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的东风,随着新能源接入电网规模的增大,储能作用更加凸显,新型储能借势“上位”;另一方面,“强配”政策无疑为新型储能打上一针催化剂,当“新能源+储能”成为“标配”,新型储能发展已如脱缰之马,一骑绝尘。


新型储能建设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储能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的产生与消费进行解耦,实现能源的平衡和调度。但在实践中,储能利用率不高、低质量储能设施泛滥、新能源企业成本难以消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1

1

1


中电联2022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电化学储能项目平均等效利用系数为12.2%,而新能源配储的等效利用系数仅为6.1%”。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在新能源发电侧环节,“新能源+储能”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这一低水平数字背后,反映的是新能源侧储能没有如预期般担负起理应完成的风、光消纳任务。


在新能源装机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电网消纳压力显著增大,新能源电量持续提升和有效消纳利用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对储能的装机需求愈发迫切。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省区陆续明确了对于发电侧强制配储的要求。但目前储能只能达到小时级的水平,无法彻底解决跨季节、大规模、长时段配置。


此外,新能源配储质量参差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在不断加剧。当前,各地新能源配储政策大都仅规定了配置比例、调节时长等基本要求,未出台配套的具体使用和考核标准,特别是储能参与电力调度的方式、调用频次、补偿机制等尚无明确规定,导致储能系统实际使用效果和收益难以保证。出于成本考虑,一些企业往往选择质量较差、投资成本较低的储能产品,以至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加剧,储能电站安全隐患亦势必增加。


面对新型储能建设现实的差距,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想的高谈阔论上。浮华之下,我们必须正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思考如何在市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寻找解决方案。


1

2

1


政府在储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确保政策的延续性、科学合理性,既不能朝令夕改,又必须适时调整,引导新型储能平稳有序发展,提高储能设备利用率。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面对“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现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市场手段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对于刚进入市场的新型储能企业来说,关键是要重视技术创新和品质,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标准制定,形成良性竞争和协同效应。


新型储能建设在面临诸多挑战时应正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并找到平衡点。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政府要制定合理政策和提供支持。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推动储能建设的健康发展,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未来的能源转型铺平道路。